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給992學生的一封信-老師的自覺與懺悔

同學們大家好,這封信是老師的反省與自覺,目的是對同學的一個懺悔。怎麼說呢?
  作老師的,最怕的就是誤人子弟,一個不小心,教錯了觀念,十八層地獄等著伺候。反省這個學期的課,有沒有給了同學什麼錯誤的見解和觀念呢?老師反省的結果是有的!那就是在對《易經》課程的介紹,以及對曾仕強教授的過度推崇,因為有這個警覺,在此向同學懺悔。
  《易經》作為中國文化理解宇宙與世界的一套體系,是人類很寶貴的文化資產,它為宇宙的發展作了很有系統的解釋,堪稱人類文明的偉大成就。可是老師知道這裡面是有問題的,只是沒說出來,什麼問題呢?《周易》被政治利用了,成了統治者的工具,這點,在曾仕強教授的演講中,實際上是可以感覺得出來的。
  中國文化最大的問題在哪呢?就是「人」在這三千年的歷史中,沒有真正作過自己的主人,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做自己的主人?因為你必須對自己的靈魂負責,能意識這個問題,才能決定著是否你真正地活過。舉例《易經》的例子來說,孔子為「乾卦」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詮釋,同學想想,這裡有沒有問題?在西方哲學,以尼采為例,人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即使結局是一場悲劇,但在希臘的傳統裡,人的這種創造力與實踐力,本身就是生命的理由,不需要再有任何保證,因此,人自己就是主體,人也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可是,在孔子的筆下,人的努力,最後是以天作為保證,為天而活著,請問,人自己的價值在哪裏?如果這樣說還不明白的話,我再舉個例子,《易經系辭上傳》不是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天地、陰陽、動靜、剛柔、男女,本來是一體兩面的,沒有高下尊卑貴賤的,可是在這裏居然有尊卑貴賤之分。所以難怪在曾仕強教授的解釋中,會有「恆卦」那種男在上女在下,男尊女卑的父權觀念,是誰把這個主從尊卑的關係給道德化的?正是孔子。不要小看這種觀念,這個錯誤的觀念,正是壓抑著中國人的靈魂幾千年,是讓這個文化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這個文化當中成長的人,從來不會去質疑、也不敢去質疑自己與權威產生的什麼不平等關係,把奴性道德化了,才會有皇帝稱為「天子」、而自稱「奴才」的君臣關係,夫妻也產生了不平等的對待關係,也才有什麼「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的這種話,這些都顯示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創造了一種極不平等的人倫關係,是很強烈君臣、父子、男女、官民的貴賤尊卑的觀念,換言之,這是一套統治術,有權利的人要統治沒有權利的人,更可怕的是,這套學問,穿上了「道德」的外衣,奴役著所有人的靈魂,就這麼根深締固的宰制著我們。
  還記不記得共產黨當初打著是「批孔揚秦」的旗幟,也幸運的取得了政權,說真的,那時的共產黨還比較忠實自己的靈魂,爾今,中國強了,人民的自我意識也必然漸漸覺醒,早晚有一天中國的人民會要求更多的平等、自由,北京最怕的就是這個,怎麼辦呢?北京的政府就透過國家的機器,以文化包裝思想教育,大力的推廣文化復興運動(老師也被邀請去廣州講儒學,但要讚頌,不要批判)為什麼當初搞文化大革命的共產黨,今天要把曾經鬥垮的儒學再搬上來呢?因為這套學問是讓每個人放棄當「公民」,自願當「順民」最有效的一套方法。
  人必須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靈魂裝了些什麼東西,才能活得像個人,想一想,自己從小到大,不自主的被塞了多少不見得是你想要的東西,而形塑成今天的你。本來想說《易經》教一教,引起同學的興趣就好,因時間的關係,就不再進一步討論,但哲學專論本應是思考多於傳達的課程,自己想一想,若讓同學在沒有看清這個現實的狀況下,就盲目的喜歡上《易經》與曾仕強,老師會自覺有愧於職責,也會成了這個三千年幽靈的共犯,所以,再寫封信,作為說明,也作為懺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