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金基德電影《春去春又來》解析(三)

再回應三個問題,第一問題很好說明,但第二與第三,討論的空間相當大,也可能會有爭議,僅只幾行字就要完全討論,不儘實際,但我們願意拋磚引玉,期待引起更多的討論。
「刀」在本片有何象徵與意義?
這問題在全片中,雖只是小細節,但我認為導演仍很細膩地處理,這裡仍然有他要表達的內容。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刀可殺人,亦可刻經、靜心,沾滿血的那把刀,導演有給一個特寫,其後和尚用來割除三千煩惱絲,再來,是警察入寺,和尚舉刀和警察對峙,刀,似乎成為為「毀滅性」之功能而存在的東西,終於,刀在和尚的手中,變成了刻心經的工具,每刻一劃,就消除一分的瞋念,成為成就心性的助緣,導演打破我們用分別心看待事物的成見,以物襯墊,企圖把觀眾推向「無分別心」的畫面,不斷出現影片中,蛇、貓、雞……甚至老和尚的自焚、小和尚一生的故事,以「無分別心」來體會,較能感受導演的用心。
小和尚以「閉」來自殺,為何會被老和尚打的半死?而老和尚自己最後卻又為何在「閉」中自焚而離開這個世間?
這是全片最險,也最難回答的問題,若誤導同學產生「佛教允許自殺」這個邪知邪見,那老師肯定也是邪師。我總要在同學看了這一幕之後,反問同學,老和尚可以長生不死嗎?老和尚還有什麼留在世間的理由、或必要性?老和尚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離開?老和尚(或說佛陀),有生有死,教化作用較大,還是長生不死的教化作用較大?……小和尚被情慾所惱,對眼、耳、鼻、舌、身的作用感受到強大的痛苦,形成悲觀的厭世心態,內心動機與知見偏差,其行動無疑是「自殺」,種下的是「自殺」的惡因。回過頭來談老和尚,他若選擇自然死亡,會是什麼劇本?如何處理這具白骨,會比老和尚如此處理有智慧嗎?在此,我們應對儒、道、釋三家處理死亡的問題,先稍作說明後,再回來說明佛教的生死觀,才會更清楚:
儒家對死亡的現象,表現出一種無奈與哀傷,由此轉向積極的人生觀,藉由肯定另一種生命(義命)型態,來彌補現實生命(氣命)不可避免的死亡,換言之,是藉由成就道德生命,來彌補形軀生命會死亡的這種無奈,重生輕死的態度,對生何嘗不是一種執著?是故儒者在面對死亡時,表現得特別哀戚,守孝三年,甚至白衣孝子、五子哭墓,都是在這種文化意識下發展出的禮俗。孔子對死亡的態度,表現如:「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這只說明一件事,就是對生的執著,和對死亡的不捨,這情感也是根源於對分別、妄想、執著,所形生的痛苦。
道家相對於儒家,表現成完全的豁達的態度,尤其莊子對妻子死亡「鼓盆而歌」的態度,最是經典,又言:「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換言之,莊子認為極盡哀痛、抗拒死亡的人,和怪物沒有兩樣。
佛陀死前的遺教,可看出佛教對死亡態度呢?《佛遺教經》云:「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八大人覺經》又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由此得見,受生受死是苦,但如何善用此緣,以成就莊嚴而圓滿的生命,解脫者、大智慧者可以選擇的,如何離開世間,如何處理此身,對大智慧者來說,則自有定見。
  「燃身供佛」有經典之根據,萬物無不隨時節因緣而生滅,善用此身進行供養,即是布施,《法華經》經云:「此香六銖,價值娑婆世界,以供養佛。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自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 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燃身。……『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這是大成就者自己選擇的方式,不是常人能力可論能及的,這個時代與因緣,若要以身供養,最好的途徑,就是把生命交給佛菩薩,用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決心來利益眾生,清淨的心念,無我的行動,就是大供養了,燃身供佛的作法,等待把《法華經》熟讀通透能理解後,再進一步討論才有意義,至於輕易地「自焚」、「自殺」而自比為殉道,則是不可取的大妄言。
船似乎是老和尚以念力「拉」回來的,會不會太神怪了些?
宇宙的訊息,不是科學主義或唯物主義就可完全詮釋的,「念力」與物質世界是否有直接的關係?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全盤否定、迷信科學理性,不是最正確的態度,從事研究的學者,不是「存而不論」,就是積極研究(如台大李嗣岑校長、東海鄺芷人教授),他們尚不否定,我們又何能以「神怪」一語全盤否定。
資料顯示,科學家們發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所有物質世界只不過佔了整個宇宙總能量的5%,而其他的95%人類一無所知,而量子物理學家則認為那未知的95%宇宙能量,其實是訊息波和訊息場。東吳大學物理系陳國鎮教授解釋所謂訊息波和訊息場,有點類似東方哲學所說的氣和念力,是從更上層的心靈來,每一個人的生命,其實動一個念頭,就產生訊息波,或者是潛意識,或是意識的,而訊息波可以跨越非常大的時空,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1]《華嚴經》云:「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佛即是圓滿一切法,心即具足圓滿一切的可能,心念的力量亦應是圓滿,認知到這點,「神通力」[2]就不足為怪了。
[1] http://lifemirror.pixnet.net/blog/post/31388284
[2] 佛說神通有六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